/本刊记者  汪凌


她拥有一份色彩缤纷的事业,也希望女人所有的她都有,这种完美主义的追求使她付出更多的辛苦。

 

在国外,中国一度有“蓝蚁”国的称谓,其中之一便是指人们服饰的暗淡。时过境迁,在当今时代,色彩也逐渐成为人们生活中一个重要元素。但美是有原则的,否则即流于零乱与粗俗。近年来,“西蔓”和“西蔓色彩工作室”越来越被视为一个新起的时尚品牌,它的创始人就是1998年从日本回国的于西蔓女士。出现在公众面前的西蔓,充分体现出“色彩”的美丽和魅力,她爽朗,总是笑口常开,用缤纷色彩装扮女人、男人、商品、城市,装扮她眼目所及的一切。

东北是她的出生地,这是一个不能磨灭的印迹,在她身上留下很深的烙印,比如偶尔的东北口音;比如东北人的豪爽习性,这浓烈、疾如风雨的性情,在她绰约温和的性格中时隐时现。

上中国民航学院

她出生在一个文化艺术气息浓厚的家庭。父母的教养和职业给子女的成长提供了一个宽松的环境,西蔓耳濡目染,养育成自己的个性:她喜欢读书,目标明确,明白人“应当有道理、科学地去生活”;另一方面,她气质浪漫,喜欢新鲜奇异的事物,最直接的表现就是爱美,爱打扮,对漂亮的东西有一种天生的敏感和悟性。

在中国特定的社会环境中,爱美长期以来带给她很大的压力。中学时,一开始老师对她印象并不好,因为她爱打扮。爱打扮的女孩子必定学习不好,这是惯常的逻辑推理。但是到后来,西蔓出色的成绩使老师喜欢上了她。社会对漂亮女性有偏见,当一个女孩子首先以非常女性化的姿态介入社会,常常会引起闲言碎语。西蔓从小到大都处在这个苦恼当中,幸运的是,经过一段时间后,她性格中的另一面——刚硬、不妥协的成分和追求完美的秉性,使人们重新评价进而认同她。

中学毕业她报考的第一志愿是上海海运学院,第三志愿是中国民航学院。海运、航空,当时对她而言多么遥远,是和辽远深邃湛蓝的大海、蓝天有关的,充满了新鲜、奇妙和美丽,符合她浪漫、爱幻想的性情。

1980年,她被录取到中国民航学院。毕业后,她留校任教。过了1年,中国民航管理干部学院成立,她又被借调到北京,在经营管理系教航空经济学。多有意思!生活的惯性使她努力发展自己的理性,以为这是她应该做的事业。

去日本学运输经济学

1987年,她被公派去日航培训一年。西蔓去了日本,没想到在日本一待11年。碰上这个机会,她自然想了解日本大学的相关科目,请人带着参观一些大学。她去了早稻田大学,那里有一个“运输经济学”专业,航空经济学也包括其中。当时恰巧遇到它的校庆日,那种自由、热烈、开放的气氛,是当时中国大学所没有的,这给西蔓留下极其深刻的印象。此外,她是对美敏感的人,处在那个讲究礼仪的社会,日本女性的优雅、情趣、装扮的知识和技巧,她不可能不观察,引起共鸣。如今的西蔓,举手投足间,在一些细节上,已然表露出一些日本女性的风格:她很远就笑容可掬、身体略向前倾地迎过来;告别时频频弯腰颔首,谦恭有礼;喝饮料偶尔打嗝,她会一手掩口、一边抱歉“对不起”。诸如此类,令人赏心悦目。

回国后,她提出申请,希望去日本留学深造。由于众所周知的原因,申请被退回。于是她辞职了,返还了校方巨额培养费,1988年下半年,两手空空又到了日本,考取早稻田大学商学研究科的研究生,专攻运输经济学,成为当年此专业唯一一位女生。

每天睡眠时间至多4小时

进来之后西蔓傻眼了。首先,日语成为一个巨大障碍。虽有一年的在日经历,但毕竟多是生活用语和一些航空专用语。上课没有教科书,课堂上,教授夹着讲义来了,“哇啦哇啦”一堂课,下课即夹着讲义走了,什么都不留下,使习惯国内上课方式的西蔓无所适从。其次,数学曾是她大学期间头痛的一门课程,没想到运输经济学同样有大量的高等数学应用和分析。如今的西蔓回顾过去,笑言“我发现我又一次入错行了。”早稻田是日本学费最贵的私立大学之一,缴学费是一件大事,还要吃、住,要生活,每年没有30万元人民币扛不下来。

怎么办?西蔓说:“没办法,毫无退路,只能自己解决。”

她在学校附近印刷厂找了一份小时工。白天上课,带一个Walkman录下教授讲的内容。下课后去打工,放齐所有要装订的书页,一直干到晚上1011点。回到家中,才是她的复习功课时间。教授3个小时的课,她得花两天时间、来回听上几遍才能听明白。那是一个特别艰难的过程,两只手被锋利的纸页划满小口子,每天的睡眠时间多到4小时,少时仅有2小时。周末要去图书馆,永远没有休息天,也根本没有打扮的条件,那时她成了灰姑娘。

功夫不负有心人,半年后,她离开了Walkman,但还不能用日语表达学术观点。她有自己的见解,可没等她组织好句子就下课了,她的才华、机敏表现不出来,给老师和同学造成误解;每星期一次的组织案例讨论,也使她感到巨大的压力,一个案例结束了,马上准备下一个案例,要一句一句写下来。进入第二年,西蔓考取了日语水平考试第一名,能找到感觉了。

到学位论文阶段,没时间打工,只能在吃的上面省。日本的鸡蛋便宜,她就买些鸡蛋和西红柿,每天鸡蛋炒西红柿,做成盖浇饭或盖浇面。逢年过节没钱的时候,用一份小小的三明治打发自己。别无选择!

诸如此类的委屈、压力和艰难,哭鼻子是常有的事。那是西蔓最暗淡、最艰苦的一段日子,然而也是她最有习得的时候,如今的事业很多方面都在那一阶段奠下了基础。专业使她懂得了公司的运作方法,印刷厂的打工经历使她了解了平面设计,在艰辛、屈辱中得来的沧桑,是金不换的人生阅历,教会她吃多大苦就有多大事业,使她发现人的潜力有多么巨大。所有的留学生都经历过这种艰难,所以,一旦自己创业办公司,看到国内有些年轻人既不愿吃苦又想有大的发展,就格外不能容忍。西蔓也是如此。

她惊奇地发现:色彩串联起她的所有爱好

毕业了,却碰上日本经济大衰退,西蔓想进航空企业的梦想破灭了,可是继续读博士学位,她也很费踌躇,她越来越发现自己的个性不适合坐在研究室的冷板凳去研究那些枯燥的课题。西蔓很苦恼,但她会审时度势,看清自己在学术上不会有大的建树,调整了自己。这样到了1992年,日本最大的高砂香料工业株式会社海外事业部招一名高级翻译,她来到高砂。没想到在这里,她遇到了自己钟爱的事业。

工作中,她参与了一些有关化妆品项目的谈判,以她的机敏,发现了一项令自己终生以求的事业——色彩。“色彩”理论(Color Me Beautiful,简称CMB)源自于80年代中期的美国,它将人的肤色分成春夏秋冬四季型,每一季都有相配的一套色系;它同时进入社会生活各个领域,产品色彩、广告设计、建筑设计、室内装潢、酒店的餐桌色彩气氛造型、时装店服装配套等等,都与色彩有极大的关联。她几乎立刻就被吸引了,“色彩”串联起她的所有的爱好,她没想到,自己的优势和爱好居然能够成就一项事业,这使她惊喜万分。

这一发现调动起她空前的热情。她开始不惜金钱和精力,参加日本色彩学会主办的培训班,她的悟性和刻苦,使她成为老师的得意门生。“色彩”对西蔓的诱惑力是如此之大,1996年,她离开高砂,成为美国CMB公司日本代理处的一名雇员。1997年,她获得日本文部省“色彩配套师资格”证书;接着,她又参加了CMB公司色彩顾问资格全日制培训,同年底取得该公司色彩顾问资格,成为全球2000多名CMB色彩顾问中唯一一位华裔女性。

个人的传奇要自己去制造

在国外这些年,西蔓对国人穿着打扮的品位深有感触。中国人聪明、能干、才华出众,而且漂亮、相貌堂堂,但由于国家穷,加上一段时间意识形态方面原因的限制,人们缺少美育方面的培养和修炼,显得粗糙,女性的粗糙尤其触目。

“日本女人把女人做成了一门学问。”多年的耳濡目染使西蔓深有感触。进入家庭前,她们接受良好的教育,学习插花、茶道、绘画、音乐,学习服装的色彩搭配、化妆的技巧、发型的修饰、配饰的运用、丝巾的打法,为未来家庭氛围的引导、孩子的教育做准备。所以,日本女性优雅,有内涵。当然,这肯定会限制她们向外的发展,像中国女性那种强烈的职业意识、做一番事业的观念,日本女性很少。

在中国,社会提供了相当的宽松环境,女人可以自由地呼吸、生长、张扬个性,只要有能力,尽可发展她的才能。但是,矫枉不能过正,中国女性常常把自己当做“男人”来发挥,有意无意忽略了自己的女性特征,阳刚气过盛而阴柔不足,不修边幅或修饰不到位,于是有了“女强人”的称谓。这不能不说是一种人性的残缺。

西蔓在公司会接待一些国内来的考察团、代表团,这种差异对她有强烈的刺激。在日本待了这么多年,她已经非常“日本化”了,她尊重移民国的文化习俗,获得相应的尊重,也渐渐喜欢上这个国家。但她没有入日本籍,潜意识里仍然希望把自己的将来和中国联系在一起,她一直在等待契机的出现。

她受家庭影响,有一定的艺术气质,爱美,喜欢打扮。重要的是,她不排斥它,“无论好坏,它是你个人的,是很个性的东西。”这一个性成为有力的动机,无论当时从事什么工作,都引导她在业余时间去做别的一些什么事。国内环境有限,但只要有机会,就去听交响乐讲座,进行和兴趣有关的阅读、观察和尝试。到了日本,只要时间、金钱上稍有宽裕,当其他留学生攒钱时,她却去参加诸如花道、丝巾系法、能面(歌舞伎表演)之类的培训班,买昂贵的时装书籍,提高自己的品位修养。后来学“色彩”,没有以前点点滴滴的投入和积累,她不会有眼前豁然开朗之感。“当你对自己将来要做什么还模模糊糊的时候,一定会有一些感觉、兴趣在帮助你,顺着自己的兴趣去发展,到一定时候,这个兴趣会把你推向喜爱的事业。”

“色彩”出现了,它给西蔓提供了一个机会,机敏的西蔓抓住了它:她发现国内对“色彩”闻所未闻,她发现中国女性已经有了这方面的迫切需要,她发现人们有盈余的钱和时间来投资美,她发现这方面职业匮乏、不规范……西蔓激动了,她意识到自己人生的转折就在眼前,中国是个巨大的市场,她所做的是全新的、别人没做过的事,她会被大众、城市甚至国家需要。这对她的吸引太大了!1998年,她告别了在日本的丈夫,回到祖国,开设了“西蔓色彩工作室”和“西蔓文化有限公司”。

“人的一生很短暂,我突然学了‘色彩’,懂了一个国内很多人从没听说的东西。如果我忽略了,这个概念迟早会进来,但不是我带来的。可是现在我意识到了,只要把它带回来,经过一番努力奋斗,传播到每个人身上,传播到所有地方,就可以给中国人带来巨大的着装变化。想想看,这是一个多大的事业!个人的传奇需要自己去制造,关键在于你对自己了解多少,能不能审时度势,能不能抓住机会。”

成功是一个结构

在人眼里,西蔓优雅美丽,从事着一份自己喜爱,并且有益有利的事业,有一个温馨的家庭,该有的她都有了。这样的完美、成功,对女人来讲显然不可多得。可是,有的人满腹学问,事业和生活上却并不如意。这是为什么?

对此,西蔓有她的看法,“成功人士一定有一个比例合理的知识结构。”一个人,固然要有来自专业、科学方面的知识,可是不会包装、推销自己,结果必然是知识、才能不能发挥到极致,或者局限在一个狭小的圈子里,或者自生自灭。所以,人需要来自其它方面的东西使人格圆满,需要汲取专门知识以外的内容填充生存的结构。这是一种修养,它来自你对社会的认识、对历史的了解、对音乐绘画一切美的事物的感悟、对书籍的广泛阅读、对大自然和其它城市的游历,诸如此类,它们是潜移默化的,却是人生的底蕴,它们使你对人性、对生活、对自身有清晰的认识,会在人生的某个关键时刻为你确定目标,保证你的人生更完美。

西蔓自认为是“儒商”,崇尚均衡发展。工作中,她有中性化的气质和一定的原则,但她笑言,“我不希望自己变成男的。”她愿意在推动事业的同时,有安稳的家庭生活,有丈夫的关爱,有对美丽的一份关注,等等。归根结底,做一个均衡的人、一个完美的人。

目前,西蔓是飞来飞去的候鸟,时常去日本探望丈夫;她喜欢旅游,却无暇顾及;一个平常女人所喜欢的许多,在她也成为奢侈,诸如此类很无奈,但这是创业阶段必须的付出。她不愿放弃,在定下的时间表内拼命工作,以便尽早使事业、生活走入正轨,结束这种不健康、不正常的状态。她希望女人所有的她都有,这种完美主义的追求使她付出更多的辛苦。

西蔓的志向是在中国推动一个“色彩工程”。这个工程首先帮助中国女性扮美自己,扮美丈夫、孩子和家,自然而然,在她们的熏染下,人们将学会关注周围环境的美,关注城市和国家的美,人们的思想意识将发生一场色彩革命。她不想高高在上地唱阳春白雪,她要普及,把价位降下来,使各个层次的人各取所需,都能从中受益。

两年多的时间里,她将“色彩”概念推向各个领域。最初是面对个人提供形象设计和咨询,迄今已做了1000多例。如今她花费更大精力的是,其一面对企业、商家和酒店,做综合性的色彩顾问。目前,她已在世都百货、赛特、北京百货大楼等大型商场坐店演讲色彩的搭配技巧;为鳄鱼恤专卖店提供了一年的橱窗、店堂色彩的布置,培训它的经理、店长和进货人员如何进行“人性化促销”;为资生堂、宝洁的化妆品做产品开发色彩提案;是玉兰油彩妆品的形象代理人之一。其二为全国性西蔓连锁店的发展培训人员,从而实现她把“色彩工程”推向全国的理想。她还致力于对“西蔓”品牌产品的开发,目前已有了纱巾系列。前不久,她受东北盘锦市长之邀,为市政建设提供色彩咨询。这是第一个邀请她参与城市规划的城市,她分析它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污染程度,确定3种既相互协调又仿生、耐久的涂装色,分别装饰办公区、居住区和商业区,改变它原有灰暗、杂乱无章的基调。想想看,她能改变一个城市的面貌!西蔓感到无与伦比的自豪,这样的成就感在她看来就是最大的幸福!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西蔓追逐完美,她沉迷、陶醉于其间,乐此不疲,她走得很远很远……